邯鄲日報:巴巴作品賞析
發(fā)布時間:2019-07-05

巴巴繪畫的色彩技巧

  巴巴懂得油畫的色彩關鍵在于色彩調子的組合,顏色是在特定調子中相互間的相對關系中所起的作用,而不是絕對的。因此托尼查給他的教導,與他在倫勃朗作品中所看到的色彩關系得到了證實。在倫勃朗作品中,他也進一步領悟到油畫本體的獨立價值。
  為此,巴巴在70年代后的作品中使色彩更加提煉、概括,更加沉著、濃郁;運筆隨之更加瀟灑、有力,筆刀相間,充分體現出油畫的色感、觸感以及油畫質感美的魅力。在這時期的作品中,他常常反復地重置修改畫面,一直達到自己滿意為止,有的甚至經過多年的反復修改。所以他的油畫語言豐富、厚實、概括、有力,如同雕塑般的塑造,具有強烈的繪畫性和濃重的油畫味。
  巴巴寫道:“我認為在現今這個時代能夠畫出一幅過時的卻可以使畫者陷入沉思的作品是一種美德。”在蒂米索拉美術館里收藏著他許多晚期作品,令人震撼!

巴巴的主題性繪畫

  1960 年創(chuàng)作的《煉鋼工人》是巴巴盛年時期的代表作,畫面塑造了四位煉鋼工人的形象,前景中的煉鋼工人挺拔的身姿、凝視的目光、緊閉的嘴唇,以及剛毅的面部表情,給人莊嚴肅穆之感。畫面右邊的工人,眼神中充滿了疲憊與無奈。運用垂直線的構圖使畫面形成強烈的結構感,表現出一群工人的團結和堅強,給觀者一種工人階級頂天立地,可以當家作主的感覺。

《煉鋼工人》 布面油畫,

羅馬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藏

  整個畫面處理極其簡潔概括,用色種類很少,但又非常豐富微妙。用大塊寫意的筆觸鋪設明暗,表現了人物的神態(tài),使人物臉部的起伏和膚色一氣呵成。值得注意的是眉弓、鼻翼、上頜,自然地留出高光點,體現了巴巴收放自如的明暗表達功力。
  主題性題材的繪畫在巴巴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他的作品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出勞動人民樸實的、道德的感化力量。巴巴強調從最典型和最鮮明的部分入手,力求把人物的人格特征、力量和美表現地淋漓盡致,善于通過刻畫深刻、概括、令人激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人物的遭遇和內心情感等,體現了他對于工人、農民以及婦女兒童深厚的同情心和深沉的愛。

巴巴繪畫的人物造型

  巴巴1957年所描繪的《農民》,采用了精煉概括的人物造型手法,使人物形象表現出強烈的真實感。如同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一樣,畫中的農民形象概括而抽象,面部刻畫近乎符號化,沒有清晰明確的五官,手的描繪也無更多的細節(jié),衣服頭巾仿佛只能看見色塊。

《農民》 布面油畫,康斯坦薩美術館藏

  尤其右側的那位胡須斑白的老農,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于艱苦生活的無奈,老農面部在關鍵結構轉折處,用重色簡練概括出轉折線和背光面。這樣的繪畫方式,是巴巴故意而為之的,也是其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模糊客觀對象,強化輪廓,弱化細節(jié)。
  受光面用筆明確肯定畫面中這種對頭部的整體刻畫和對無關的抽象概括上,都是用厚重的筆觸來反復深入刻畫,使得內在的骨骼形體更加結實更有分量,強烈的光線使得塑造的人物背光面陰沉,這樣使畫面陰郁壓抑的氣氛得到進一步加強。在人物的塑造上這種弱化面部輪廓,使表現出來的空洞、困惑、無助的神情更讓人過目難忘。
  巴巴作品里的人物幾乎沒有笑容,形體動態(tài)概括、厚重,面部刻畫也沒有太多的細節(jié),只借助富有表現力的構圖以及真切的人物神情來描繪沉重的戲劇性畫面,這與他本人的經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體現出他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丑角與猴》 布面油畫,

羅馬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藏

《鳥鷸》布面油畫,

雅西摩爾多瓦國家博物館藏

《恐懼》布面油畫,

蒂米什瓦拉藝術博物館藏